青岛新闻网10月30日讯(通讯员刘海豹)“对污染治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废气治理水平,符合要求的还可以申报相关中央污染防治补助资金。”这是近日发生在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惠企政策宣讲现场的一幕。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工作人员正在向企业安全环保负责人详细讲解中央大气资金项目储备制度的背景、总体要求、入库流程、入库项目类型及范围等,并就专项资金申报、注意事项和项目审核等内容予以指导,面对面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送去“绿色良方”。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角,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显得尤为关键。今年以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积极作为,围绕服务企业提高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实施生态环境促进稳增长服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深入开展惠企纾困帮扶行动,从优化执法方式、提供技术支撑、加快绿色项目落地等方面推进落实,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纾困,进一步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强化执法检查为着力点,督促企业落实环保责任。采取环境监察网格化、全程记录化、业务流程化、监察模板化工作方式,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动态更新检查人员和检查对象,优化调整随机抽查事项清单。通过内部检查和跨部门联合抽查的方式,对辖区内工业企业开展集中检查和专项监察,做到“进一次门、办多项事”,加大对区域内重点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事前分析研判,严肃执法工作纪律,实行错时执法、昼夜执法和假期执法相结合,明查与暗查相结合,针对发现的问题加强跟踪督办,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有效提升执法的针对性、有效性。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检查企业616家次,发现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128个,立案查处68起;受理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713件,调处率、办结率均达到100%。
以强化监督帮扶为关键点,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秉持“执法+服务”工作理念,实施正面清单管理制度并适时动态调整,对纳入清单的586企业通过在线监测、视频监控、用电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施非现场“无打扰”监管,累计开展非现场检查1164次,帮扶企业解决问题189个,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与“环保管家”“环境医院”等第三方力量开展合作,聘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企业现场开展“体检式”全方位检查,开启政府、企业、第三方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模式,先后为青岛墨林工贸有限公司、青岛海隆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100余家企业制定“一企一策”升级改造方案,切实提升企业环境管理能力和水平。联合法院建立“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制度,邀请重点企业代表开展环保法律座谈、交流等活动,通过法律释义、政策解读、典型案例研判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环保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已开展“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活动9次,为38家企业解决问题52个,开展送法入企5次、对企生态环境保护培训会3次,营造良好执法守法环境。发挥绿色金融活水作用,近年来先后对全区30余家规模较大的涉气企业进行走访帮扶,对企业存在的涉气问题逐一分析,并为6个重点涉气项目“量身定制”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项目申报清单,争取到中央资金800余万元,为9家涉气企业申请区专项资金125万元,充分调动企业提升污染治理水平的积极性。
以强化项目审批为切入点,不断优化服务监管。严格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对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坚决落实豁免管理,免于办理环评手续;对食品制造等42类行业环评文件严格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材料齐全且符合形式要求的,1个工作日内即作出审批决定。推动实施生态环境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策略,运用“三线一单”数据智慧应用平台查询项目所处环境管控单元,明确“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准入清单要求,分析项目与“三线一单”的相符性,为项目前期方案论证、优化选址和选线提供服务保障。加强与发改、工信、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及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建立2024年度重大投资项目服务工作台账,对237个省市区重点项目提前介入,持续跟踪项目进展,准确掌握项目信息,协助解决项目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环评与排污许可全程服务,确保重大投资项目环评即来即审、应批尽批、能批快批。今年以来,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5个,报告表150个,指导企业在线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319个,完成186个重点项目审批,为75个项目所需主要污染物寻找匹配替代源及出具总量确认书。
创新服务方式,实现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整治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正在即墨区实现双向奔赴,阔步迈向“绿色”未来。下一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将继续坚持为民办实事、为企优服务的理念,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监管模式,积极创新生态环境执法方式,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