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1月10日讯 荣获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市生态环境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即墨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岁末年初,盘点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以下简称“即墨分局”)的各项工作成绩,可圈可点,收获颇丰。
令人惊喜的荣誉背后,是即墨分局坚持红色领航、党建引领的坚实步伐。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创新推出“三抓三加”(即:抓学习、抓服务、抓作风,党建加执法、环评、项目)党建与业务融合共建机制,推进理论业务大比拼、服务效能大比武、作风建设大比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争创省市一流,擦亮“党建红生态绿”品牌。
党建引领学习,增智增本领
“以前,我觉得自己学环保专业,执法不是事,现在才明白,从理论到实践,还是有差距。”近日,即墨分局举办执法能手“一线传帮带”教学活动,新入职的青年执法人员刘雨萱感慨道:“师傅们传授的经验,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实用性很强,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即墨分局面向年轻干部开展执法能手“一线传帮带”教学活动。
把培训课堂搬到执法现场,扭转过去“你听我讲”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向体验式、互动式教学方式转变,正是即墨分局坚持党建引领学习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即墨分局建立和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主导,以干部专题班、青年学习组、业务新讲堂为支撑的理论业务学习制度体系,推动干部常学常新理论业务知识,不断增智增本领。
围绕环境执法、在线监测、危废管理、环评许可、污染防治等业务领域,即墨分局按照“你点题我答题”要求,采取执法能手“一线传帮带”、聚焦重点产业“实地解剖学”、回归课堂“面对面你来讲”教学方式,“推磨转圈”对环评、监测、执法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监管能力。
同时,即墨分局利用党建活动室,依托“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青岛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落实“一周一题”“一月一讲”制度,通过开展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书记讲党课等途径,形式多样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纪学习教育,推进理论入脑入心,是提高干部理论水平的重要途径。
2024年,即墨分局累计举办理论讲座5期,开展党风廉政专题党课2次、警示教育5次、廉政教育基地现场教学活动2次。
党建融入服务,提质提效能
“您好,你们的环评文件批复好了,请收好。”近日,即墨分局工作人员专门为中电建即墨海上光伏项目送来了环评报告批复。
“生态环境局推行的清单制审批,为我们开通了绿色通道,省去了不少烦心事。”中电建即墨海上光伏项目相关负责人孟辉高兴地说。
深化环评审批改革,即墨分局推出新上项目环评预审告知单、清单受理单、事后评价单的清单制审批机制,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推动环评审批提速增效,助力企业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从环评报告表编制到环评审批完成,平均缩短了5天时间。”即墨分局副局长唐尧初说,2024年共审批项目191个,对接省、市批复项目3个。
近年来,即墨分局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执法服务新路径,建立全科式体验、清单制审批、柔性化执法的服务机制,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以高水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即墨分局工作人员现场指导企业代表填写环评审批申请表。
结合“四下基层”“三服务”活动,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推动执法人员下沉对接企业,聚焦24个重点行业,聚力18项攻坚任务,开展全科式体检,以“措施+清单”形式,推进重大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消除企业环境风险隐患点21个。
即墨分局全面推行差异化执法监管,探索实践柔性化执法,对合规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轻微违法、无心之过或能力不足的企业包容免罚,对恶意违法企业“零容忍”。2024年共立案查处案件83起,移送涉危险废物刑事案件1起、自动监控弄虚作假刑事案件2起,正面清单企业扩容至612家,非现场执法占比超46%。
党建促转作风,正风树形象
日常工作任务建立“周一清单交办,周五汇报交账”制度;重点攻坚任务实行“月中盘点梳理、月底总结汇报、点评调度督导”制度……即墨分局健全全闭环工作体系,进一步压实干部担当实干责任,提高工作效率。
▲即墨分局定期召开党组会议,调度重点工作开展进度。
“现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高,面对困难和问题,不是千方百计找理由,而是绞尽脑汁想办法,各项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即墨分局党组成员邱春年说。
2024年以来,即墨分局充分运用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开展“打头阵、当先锋、抓落实”作风建设专项行动,通过建立正反考核机制,健全全闭环工作体系,以“小切口”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大转变、大提升,以优良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鼓励干部干事创业,即墨分局建立正反考核机制,采用正反加减分考核办法,每季度对干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年底考核、绩效考核挂钩,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积极性,促进干部聚焦高质量发展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即墨分局结合产业特征和实际需求,设立党员先锋岗,制发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办事指南、服务企业连心卡、企业应知环保常识100问,鼓励党员干部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点对点、面对面、线连线,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抓三加”党建与业务融合共建机制,不仅纵深推进党建工作,还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区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累计平均浓度分别为30微克/立方米和55微克/立方米,连续四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4处国省控断面稳定达标,劣V类水体动态清零,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9处近海海域监测点位水质优良率100%;2处地下水点位水质均稳定达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实现“双百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