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5月22日讯(通讯员刘海豹)今年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万物共生,和美永续”,旨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为深化青少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近日,即墨区生态文明宣讲团以“走进有趣的生物世界”为主题,在即墨区蓝村国际陆港小学开展自然科普进校园活动。活动紧扣“万物共生,和美永续”主题,通过沉浸式科普教育,引导青少年感知生物多样性之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
“这是一种动物”“它有两个‘黑眼圈’”“它毛色一般是黑白色”……活动伊始,一场趣味盎然、紧张激烈的暖场小游戏“谁是卧底”瞬间点燃现场气氛。
随后,宣讲员以“有趣的生物世界”为切入点,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形成原因、面临的危机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等,详细介绍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起源和设立意义,并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与同学们分享了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式途径。
活动结束前,同学们共同发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倡议,呼吁大家一起携手,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践行者、守护者和传播者,以实际行动践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承诺,共同守护美丽而多彩的地球家园。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环境向好的风向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直接反映。近年来,即墨区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持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通过开展调查评估、加强生物资源保护、强化“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管、统筹推进治污攻坚等多项举措,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推河长、湖长、湾长、林长、田长“五长”联动的全域守护机制,系统推进植被恢复、水域保护、矿山治理、土地整治等,先后设立补种复绿生态修复基地、耕地司法保护修复示范基地、增殖放流生态修复基地和生态损害赔偿宣传基地,尽快恢复生态系统自我运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能力,自然生态之美日渐显现。
▲位于即墨区鳌角石村的梅花谷。
如今,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截至2025年5月20日,全区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为37μg/m3和70μg/m3,同比改善11.9%和5.4%,市控以上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90%以上,3处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实现100%达标,近岸海域水质持续保持优良,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
据了解,下一步,即墨区将继续秉承生态文明理念,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水平为目标,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区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