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 正文

青岛市即墨区:深入推进“两打”专项行动对环境违法犯罪“零容忍”

2025-03-11 17:15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3月11日(通讯员刘海豹)“非法处置危险废物和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都属于非常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具有明显的主观故意性,有可能涉及刑事犯罪,一旦发现,我们坚决从严从重予以打击。”在近日召开的即墨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暨深入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两打”)工作推进会议上,青岛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即墨大队大队长宋其鲁表示。

image.png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保持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近年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每年年初都会联合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召开“两打”工作推进会议,常态化组织开展“两打”专项行动,2022年以来累计查处“两打”案件11件,其中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7件,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行为4件。

建机制,联动协作成合力

“接到生态环境部门‘两打’案线索件,我们都会提前介入,从公安侦办的角度帮助和指导生态环境部门收集、固定证据,以防止证据灭失。”青岛市公安局即墨分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相关负责人说,“当然,我们在后期侦办过程中,涉及生态环境部门需要提供的支持,他们也会全力配合我们,共同把案件查实查清,严厉打击。”

近年来,随着环境执法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类突出环境违法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受利益驱动等因素影响,环境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部分涉嫌污染企业甚至铤而走险,阻挠环境执法。

为扎实开展“两打”专项行动,即墨区不断健全和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与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充分发挥各自专业职能,建立健全行刑衔接长效工作机制和双向案件咨询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和专题会,完善案件联合查办、移交移送、协调配合、信息反馈等工作机制。

积极探索之下,生态环境部门、公安部门出台生态环境联合执法工作规程,细化预防和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协作机制,使生态环境执法的可操作性、灵活性进一步增强。“环境违法行为往往具有突发性,例如偷排漏排、恶意倾倒等行为,通常在极短时间内发生。过去,生态环境部门接到举报后若需公安部门协助执法,却常因程序限制而无法及时获得公安助力。”宋其鲁介绍说。

自“两打”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根据年度环境执法重点,拟定本年度的执法专项行动方案并抄送公安部门。在执法专项行动落地实施时,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可邀请公安部门共同参与。据统计,2024年生态环境、公安、检察等部门开展联合案情会商3次;生态环境、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动(合)执法5次,保持打击“快准狠”,有效确保了“两打”案件移得了、查得实、诉得出。

挖线索,广拓案源治痼疾

为了及时掌握“两打”案件线索,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每年都会发布“两打”专项行动通告,引导鼓励群众有奖举报。

“我们这边院子里一直有刺鼻异味散出,也不知道里面在做什么,散出的刺鼻异味对我们会不会有健康影响?所以,我就打电话向环保部门咨询。”家住即墨区灵山街道的居民说,“环保执法人员和公安很快就来了,而且还带着许多设备过来检测。”

这是即墨区2024年上半年通过群众投诉举报,查处的一起煮黑加工点利用渗坑排放有毒物质的环境行为。

2023年底,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财政局修订印发了《青岛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规定》,并向全社会公开,引导鼓励群众举报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积极探索、努力优化“接听—转办—办理—反馈—回访—办结”的环境信访闭环工作机制,做到“有诉必应必复、有诉快查快办”,切实保障群众环境权益。

“对于群众的环境投诉,我们有专人受理,根据管辖片区,马上就会安排执法人员联系投诉人进行现场核查,将办理情况在规定时限内回复给信访群众,并征求群众办理意见。”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即墨大队执法一中队副中队长杨永超说,“我们办理的好多起‘双打’案件,都是群众举报,执法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固定证据查处的。”

推智治,科技赋能强能力

2024年4月,在某印染企业,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发现了异样——在线数据平台存在较多数据缺失情况,经现场查阅运行监控,对应在线监测平台数据,发现该企业第三方污染防治运维人员多次进入站房关闭废水COD(化学需氧量)分析仪电源。很明显,该公司自动监测设备上传的数据已经失真。

经初步判断,该企业涉嫌以篡改、伪造监测数据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办案人员介绍,该企业作为即墨区重点排污单位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单位,无视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管理要求,通过干扰采样,人为篡改、伪造监测数据。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密切与公安、检察机关协作,依法将此案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涉案人员的刑事责任。

这正是借力科技赋能,用智慧思维提升监管水平的生动实践。除了在现场检查中查阅企业排污数据,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还会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每天对重点排污单位的在线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调度,对于日均值异常情况,进行督办。“如果发现经常性不合理数据,会专门结合异常情况时段数据对视频进行分析,一旦发现,就迅速进行现场核查取证。”杨永超说,通过线上巡查,对有关数据、视频分析,然后立即到现场核查查处。

为了严厉打击伪造、篡改自动监控数据的环境违法行为,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结合《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标记规则》和《山东省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规定》等要求,安排专人管理,每日开展线上数据巡查,出现异常数据快速响应,视情况启动现场检查程序,确保自动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和有效。同时,定期对全区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工作情况进行通报,不断提升自动监测数据质量。

据了解,即墨区2024年查处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行为2起,全部移送公安侦办。

宋其鲁在会上表示,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下一步将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会同公安、检察等部门进一步拓宽“两打”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为建设“美丽即墨”提供坚强的执法保障。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