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 正文

免去“总量”之忧,项目落地成本再“瘦身”丨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简化主要污染物总量管理,提速项目环评审批

2025-10-13 17:30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10月13日讯 “我们这个新项目是在青岛汽车产业新城,颗粒物总量指标0.253t/a,原以为会因为总量问题影响项目进度,没想到新政策直接免去了这项材料,真是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吉林省东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分公司负责人安志强在拿到环评批复文件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image.png

吉林省东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分公司新建的SMC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成为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今年印发实施的《第四批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措施》中“免予提交总量指标来源”新政的首个受益项目。

过去,企业在办理涉及新增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环评时,须落实主要污染物总量替代指标来源。由于这项规定是项目环评批复的刚性要求,在当前污染物总量指标日益稀缺的形势下,主要污染物总量替代指标来源往往成为一些项目推进的“堵点”。

“为了给企业减轻负担,我们在去年11月份出台的《第三批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措施》中就提出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简化’管理的举措,颗粒物等五项指标的单项新增年排放量小于0.2吨,氨氮小于0.02吨的,免予提交污染物总量来源说明。”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环境管理一科负责人于燕玲介绍,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该局今年9月初出台的《第四批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措施》将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简化”管理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纳入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的青岛蓝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即墨经济开发区、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和即墨区灵山医药产业园内的建设项目,颗粒物等五项指标的单项新增年排放量放宽到小于0.5吨,氨氮放宽到小于0.05吨。

于燕玲进一步解释说,建设单位免于提交总量确认书和替代削减方案,并非放松环境管理要求,而是通过全区统筹、合理配置环境资源,主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通过优化服务为企业“松绑”,切实为企业“减环节、压时限、降成本”。

让安志强感到振奋的,不仅是少了一道审批程序,还有“当天报送、当天批复”的高效服务。

原来,在办理环评手续之前,安志强通过电话咨询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关于项目环评的事宜,工作人员得知该项目位于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园区内,立即向其告知该项目可实行“告知承诺制”环评审批,并按照约定时间进行了预约办理。

9月15日,安志强来到即墨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帮其完成网上申报流程,并细致指导其填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承诺书》,随即为其出具了审批决定,企业当场就拿到了环评批复。

“与以往的审批流程相比,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将受理、评估等环节工作简化为受理和决定两个环节,审批前不需技术评估审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副局长李辉介绍,该项目同时符合污染物总量指标“简化”管理要求,无需等待总量确认书,直接出具环评批复,为企业节省了总量确认、环评报告评审、公示时间,审批时限由原来30天大幅压缩至“立等可取”,为企业早开工、早投产提供了保障。

SMC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的顺利开工,是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环评审批从“重程序”向“重实效”转变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该局以环评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为突破口,创新实施生态环保审批“极简模式”,为55个建设项目及时出具环评批复,审批时间平均减少40%左右。同时,依托“高效办成一件事”,办理“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项目审批1个,联合行政审批局创新实施辐射安全许可证和放射诊疗许可证联审联办,10个项目实现“两证同发”,审批效率提升95%。

李辉表示,下一步将以《第四批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措施》为重点,把生态环境的服务再升级,着力帮助企业减负,精准扶持,保证这些措施能够真正落地、见效,全力推动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双保、双促进”。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